大家好!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2023信用卡逾期最新還款政策_2023國家出臺減免信用卡逾期政策的問題,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。

文章目錄列表:
1.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政策
2.2023欠錢不還新政策
3.停息掛賬2023新規定
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政策
1、可延長還款期限
根據新規,在持卡人確定自己無力償還當前賬單的情況下,持卡人可以聯系銀行,雙方進行協商還款。在協商還款中,如果持卡人有還款意愿但是沒有還款能力,可以最長選擇60期的分期還款,也就是5年的時間。
2、關于催收
民法典最新規定中,對于信用卡的催收也作了明確的規定。從2021年的3月份開始,軟暴力催收即將入刑。軟暴力催收泛指很多催收行為,播放哀樂、爆通訊錄、騷擾持卡人的家人或朋友等,都屬于軟暴力催收。
3、關于違約金
在民法典新規中,將信用卡逾期產生的滯納金更改為違約金。收取標準是低于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%,從逾期的第二天開始進行計算。在收取違約金以后,就不會再另外收取利息了。
4、提高量刑標準
根據民法典信用卡逾期最新規定,信用卡逾期量刑標準已經由以前的1萬元提高到了5萬元,也就是說單個銀行逾期金額超過5萬元以上,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。如果欠款金額不足5萬元的話,持卡人大概率承擔的是民事責任。
法律依據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逾期返還借款的責任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,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。
2023欠錢不還新政策
你好,有這些
1、中國工商銀行:對于疫情不能按時還房貸這一情況,銀行針對個人按揭貸款買房給予了延期還款服務,可以延長還款期限,不過這期間依舊需要支付貸款利息。簡單來說就是單單只是延期還款,并不代表延期時間不需要利息。同時,銀行為了客戶的征信保護,對于因疫情而造成延期的房貸客戶不會列入違約客戶名單中。
2、中國農業銀行:針對因疫情而需要申請延長還款時間、減免罰息、消除逾期征信記錄的客戶,符合相關條件的均可以享受個人住房貸款客戶關懷政策,具體的相關條件可以撥打貸款銀行咨詢詳情。
3、中國銀行:針對因患新冠肺炎而住院隔離用戶、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而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,都可以享受包括手機銀行線上還款、延長貸款期限、延遲還本付息、設置還款優惠期在內的一攬子個人住房貸款最新還貸政策。
4、中國建設銀行:針對住房按揭貸款以及消費貸等業務辦理用戶都可以申請延期還款,對于這類用戶建行主要提供了三類服務,其一是最長延長期限可達28天,在延期時間內不會催收、不會影響征信;其二是調整賬單計劃,根據不同地區的疫情情況,可以階段性的調整賬單,降低當期分期還款額度;其三時延長還款總體期限,推遲到期日,降低分期還款額。
5、交通銀行:主要針對參加防疫工作的醫護人員、政府工作人員以及其配偶、確診新冠患者、隔離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從業人員等,會對這些房貸還款人員給予一定的還款寬限期,符合條件人員可以直接向各地方分行貸款銀行申請。
停息掛賬2023新規定

2023年欠錢不還新規是:
1、一般情況下,如果被執行人沒有按時執行法定義務的,那么人民法院可以查詢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。在作出扣押、凍結、劃撥、變價財產裁定后,法院會先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。接著,人民法院會在被執行人需要履行的法定義務的范圍內扣押、凍結、劃撥、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。
2、根據規定法院有權采取執行措施,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,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、債券、股票、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。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、凍結、劃撥、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。人民法院查詢、扣押、凍結、劃撥、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。人民法院決定扣押、凍結、劃撥、變價財產,應當作出裁定,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,有關單位必須辦理。
欠錢不是否還會坐牢需要依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,具體如下:
1、借貸糾紛只是民事糾紛,不會涉嫌刑事責任,更不會坐牢;
2、如果涉嫌刑事責任,比如涉嫌詐騙罪等,那么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也不是一回事,的確承擔了刑罰后依然不可以回避民事責任;欠債不還要坐牢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:
(1)拒不執行法院判決。債務人借錢不還,債權人向法院起訴,法院判決后,債務人依舊置若罔聞,拒不還錢。此時,債權人可以再次向法院起訴,并申請強制執行,假如債務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,根據情節嚴重程度,可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但前提是,在執行期間,債權人需向法院提供被執行人有財產而不還錢的有力證據;
(2)信用卡惡意透支。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,并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,應當認定為“惡意透支”。假如持卡人惡意透支額度超過1萬元,將被認定為“數額較大”,一旦銀行向法院起訴,將會被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
(3)借錢不還型詐騙。“借錢不還”型詐騙,是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,通過借貸的形式,騙取公私財物的詐騙方式。比如:借款人以經濟困難為由,利用他人的信任,騙取他人錢財,這種以借貸之名,行詐騙之實的行為應當被定性為詐騙罪。
法律依據: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三條
拒不執行判決、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、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,情節嚴重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罰金;情節特別嚴重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
單位犯前款罪的,對單位判處罰金,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,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。
第一百九十六條
信用卡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,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,數額較大的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;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,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;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,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:
(一)使用偽造的信用卡,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;
(二)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;
(三)冒用他人信用卡的;
(四)惡意透支的。
前款所稱惡意透支,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,并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。
盜竊罪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,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。
- 信用卡信息咨詢
- 掃碼添加微信
-
- 星辰說卡
-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