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幾點忠告】即將面臨逾期,是選擇苦苦支撐,還是全面逾期后協商還款?
逾期協商
很多人信用卡、網貸馬上要逾期了就會感到恐慌,著急上火,不想逾期,擔心逾期之后催收會聯系身邊的人,一方面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困擾,另外一方面為了面子,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有負債,影響自己的聲譽,所以就算借錢也要還個最低。
以貸養貸,到后面只要一個月工資不穩定,債務就會全面爆發。下面梁老師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么會有這個結果:
不停倒卡借貸的過程當中,還的錢越來越多,欠款也是越來越多。以貸養貸最后的結果只能是全面逾期
前幾天遇到一個客戶,收入并不算低,每個月稅后收入有15000左右,但是每個月都不夠還清賬單,把自己的總賬算了一下,總欠款比去年還增加了很多,那么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呢?很多朋友都表示說并不清楚這中間到底是怎么回事,今天給大家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,幫助大家來了解。
第一步:假設:A平臺借1萬,等額1100元,分10個月,總共還11000元。已還6個月,累積6600元。后面4個月,剩余4400元,但暫時還不上,選擇以貸養貸。
第二步:再從B平臺借1萬,等額1100元,分10個月,總共11000元。用B的1萬還掉A當月欠款1100元,這時手中還有8900元,到下個月就要還A+B的錢(A1100第8期+B1100第1期)總共2200元。
第三步:直到A第10期還完,也就是說這3個月都需要還兩個平臺的錢,2200元。理想狀態下,用B剩余的8900元還完了A,和B的前三期,還剩余8900-2200*3=2300元。這時候A本金+利息=11000全清,剩余欠款B1100*7=7700元。
第四步:剩余的2300元不夠還剩余B的錢,又開始以貸養貸……繼續如此循環下去,要還的本金1萬+利息1000遠不止一個,從下個平臺來的錢能夠留在手中錢也就越來越少,因為要償還前面的利息。可能借3~5個平臺還看不出太大的差距,當你逐步貸到10個20個的時候,你就會發現貸出來的錢遠遠還不上前面的利息。隨著循環的次數變多,你的本金在不停的增加,你的利息也是成千上萬的滾動。這只是舉個簡單易懂的例子,實際上每個平臺的利息算法都不同。基本上最低的是15%、18%、24%,甚至有一些是36%,甚至是更多,所以我們的收入其實并不能夠支撐這么幾次循環的。咨詢的客戶反饋以貸養貸的后果
剛開始只欠一點點,因為不停拆東補西,導致債務不斷累積,白白搭進去這么多利息。所以說當你走到以代養代這個地步時,結果一定是逾期一定是崩盤,趕緊及時止損。以貸養貸看起來解決了我們當下最擔心最著急的問題,但這個行為會讓我們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淵,萬劫不復。所以,給所有負債朋友的一句忠告:記住,切勿以貸養貸。記住,切勿以貸養貸。記住,切勿以貸養貸。那也有很多人在網上搜索:說可以找官方協商還款就馬上去協商了。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。在沒理清自己的債務,也沒搞清負債這個領域的各類坑之前,你先別急。一急就很容易犯錯誤。我聊過很多形形色色的負債人,走錯路的不少。把自己的債務搞得又亂又復雜,這里舉3個最常見的例子給大家:
第一種:面臨逾期,在網上查了相關問題。知道要協商,也知道協商不容易成功,結果自己打了幾個電話,客服居然同意了。感覺機會難得,能解燃眉之急,連成本也沒算,就答應了。結果后面才發現手續費要千分之七,還下來多了好幾千,甚至幾萬的分期手續費。壓力巨大,要么就是延期幾個月,幾個月之后又還不上,平臺又開始催收讓還款!第二種:沒有穩定收入也著急協商,雖然協商下來了,也沒有什么意義,還會造成二次逾期,把事情搞得更復雜了,反倒增加了起訴的風險,得不償失!我知道有很多人是真的遇到了困難,不是有錢不還的老賴,不然也不會著急上火,急著想辦法。面對一個未知的領域將要發生什么,全是聽得催收的一面之詞。逾期面臨以上各種問題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認知做判斷,就很容易走錯路!所以越是這個時候,越要冷靜下來。怕什么先在網上查清楚,理清楚自己的債務情況,了解一下這個領域都有哪些坑后再動,會更穩些!有信用卡還是要早點兒去協商,網貸可以稍微拖一拖。如果是每個月還款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可以去協商,因為不論是分期還是延期,還款壓力都會變小,尤其是信用卡這些!假設說一張信用卡共連本帶利12萬,分12期,每期就是10000,但是做協商,減去利息以后再分期,為了方便計算,假設說不減免利息,最長分60期,每期還款2000,相比于協商前,壓力確實小很多延期也類似,還是連本帶利12萬,沒有協商前一個月還1萬,延期1-3年,12萬最起碼可以延2年,每個月存5000。如果實在不知道如何協商,讓專業人士協助你去與銀行交涉,處理起來會順暢很多,他們比你更懂里邊的套路和規則!還沒有合理規劃還款計劃。
- 信用卡信息咨詢
- 掃碼添加微信
-
- 星辰說卡
- 掃碼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產品
-